这座由百年火车站改建的艺术殿堂,此刻褪去了往日的静谧。巨大的穹顶玻璃将巴黎的晨光滤成柔和的金芒,洒在浅米色的大理石地面上,映出往来人群的身影——金碧眼的欧洲艺术评论家、裹着丝巾的亚洲收藏家、背着画板的美术学院学生、举着相机的旅行博主,不同肤色、不同语言的人们挤在展厅里,却出奇地保持着一种克制的喧闹,像怕惊扰了墙上笔墨与色彩的呼吸。 周苓站在《南北渡》前,指尖轻轻攥着陈迹的手。她穿了一条淡紫色的连衣裙,裙摆上绣着细小的白梅,是出前母亲连夜缝的,针脚里藏着江南的温润。裙子的颜色,是她特意选的,既像普罗旺斯薰衣草的浅紫,又呼应着宣纸上的淡墨晕染,像她和陈迹的画一样,藏着“中和”的心意。她的手心有些出汗,不是因为热,是紧张——昨晚在游船里,她还反复问陈迹:“他们真的能懂我们的画...